AUTO TEST HEIHE 
www.164300.com
黑河试车网
区划人口
来源: | 作者:hhjrxx | 发布时间: 2012-07-13 | 5477 次浏览 | 分享到:
      行政区划      


      黑河市辖1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27个镇、38个乡(7个少数民族乡)、566个行政村、66个城市社区。

      爱辉区:西岗子镇、爱辉镇、张地营子乡、西峰山乡、上马厂乡 四嘉子满族乡、二站乡、罕达汽镇、新生鄂伦春族乡、幸福乡、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

      北安市:二井镇、石泉镇、赵光镇、海星镇、通北镇、主星朝鲜族乡、杨家乡、东胜乡、城郊乡

      五大连池市:龙镇、和平镇、太平乡、建设乡、新发镇、团结镇 双泉镇、兴隆乡、朝阳乡、兴安乡、五大连池镇(与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共管)

      嫩江市:前进镇、海江镇、伊拉哈镇、双山镇、长江乡、多宝山镇、嫩江镇、长福镇、科洛镇、临江乡、塔溪乡、白云乡、联兴乡、霍龙门乡

      逊克县:奇克镇、逊河镇、干岔子乡、松树沟乡、车陆乡、克林镇、宝山乡、新兴鄂伦春族乡、新鄂鄂伦春族乡

      孙吴县:孙吴镇、辰清镇、西兴乡、清溪乡、正阳山乡、红旗乡 奋斗乡、群山乡、卧牛河乡、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腰屯乡

      人口      


      据公安部门统计,2018年末,全市总人口159.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80.2万人,女性人口79.1万人;城镇人口93.1万人,乡村人口66.2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4.8‰,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0.8‰。

      民族分布      


      全市有包括鄂伦春、鄂温克、俄罗斯、达斡尔4个人口较少民族在内的38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嫩江、逊克、孙吴3个县和爱辉区。全市有7个民族乡,分别为爱辉区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逊克县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族乡、逊克县新兴鄂伦春族乡;北安市主星朝鲜族乡;孙吴县沿江满族达斡尔乡。82个民族村,其中爱辉区28个、逊克县18个、孙吴县14个、嫩江县6个、五大连池市11个、北安市4个、五大连池风景区1个。少数民族人口近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4%。其中:鄂伦春族1894人,占全国鄂伦春族总人口的1/4;达斡尔族6985人、鄂温克族776人、俄罗斯族126人。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9771人。

      民风民俗      


鄂伦春族情况简介



一、概况

      鄂伦春族是世居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只有一千余人,近几十年人口增长较快。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逊克、爱辉、嫩江县。鄂伦春族1894人,占全国鄂伦春族总人口的1/4。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现在主要使用汉语汉文。

      鄂伦春族世代生活的大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西为大兴安岭,北为伊勒呼里山,东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平均宽约200~300公里,海拔1000~1400米左右,面积为8.6万多平方公里,西麓山体浑圆,呈高原状,逐渐过渡到呼伦贝尔高原,东麓陡峭,急剧过渡到松嫩平原,这里的河流湍急,绰尔河、格尼河、诺敏河、毕拉河、奎勒河、甘河、多布库尔河、那都里河、南瓮河,由西向东南流汇嫩江。北部是伊勒呼里山,盘古河、呼玛河从山北流出汇入黑龙江。宽阔的冲积盆地遍布于峡谷之间,土地肥沃,宜农宜牧。小兴安岭山势平缓,海拔500~1000米,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300~500米高的丘陵和洪积台地遍布其间,东麓的逊河、沾河、库尔滨河、嘉荫河流汇黑龙江。

      二、历史沿革

      鄂伦春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关于其族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室韦说,二是肃慎说。目前学界多倾向于前者。十七世纪中叶以前,鄂伦春人分布于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以精奇里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历史上这里主要是钵室韦人和深末怛室韦人的活动区域,因此,隋朝时的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应是鄂伦春族先民的主要来源,北室韦亦有可能参与了族体形成过程。

      十七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沙俄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劫掠,迫使黑龙江以北精奇里江两岸的鄂伦春族南迁到大、小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极具反抗精神、骁勇善战的民族。鄂伦春族在反抗外敌侵略、维护国家统一和反分裂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风俗习惯

      鄂伦春族的先民一直在莽莽林海中过着游猎生活,其传统文化与游猎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十七世纪中叶以前,鄂伦春人狩猎的主要工具是弓箭、扎枪、驯鹿和猎犬,迁到黑龙江以南以后,猎马取代驯鹿。18世纪中叶,鄂伦春人已经开始使用火枪,但并未马上废弃弓箭,弓箭与火枪并用。鄂伦春人最早使用的是火绳枪、火镰枪和炮子枪等三种火枪。从19世纪末开始,陆续使用过各种步枪。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鄂伦春人南迁后逐渐淘汰了驯鹿,改用猎马。在长期的野外饲养和狩猎训练的基础上,鄂伦春人培育了体型矮小、行动敏捷,速度、耐力俱佳而又善于在深山密林中穿行奔跑的鄂伦春马,成为狩猎的得力助手和运载工具。除此之外,鄂伦春猎人还使用地箭、猎刀、铁夹、桦皮船、滑雪板等作为狩猎工具。

      鄂伦春人传统的交通工具主要有驯鹿、马、桦皮船、兽皮船、木筏、滑雪板和雪橇等。驯鹿是在南迁以前普遍使用的,南迁以后逐步被马所代替。鄂伦春人使用过以马皮、犴皮或鹿皮为底的船。

      过去,鄂伦春人的饮食以兽肉为主,鱼、野菜为辅,后来传入了米面。鄂伦春人喜欢食用狍子、鹿、犴、野猪、熊肉,同时也食用小动物和飞禽肉。做法主要有煮手把肉、烤肉、烧肉、炖肉汤、晒肉干、杂花菜、灌血清、骨髓油、生狍肝和腰子等。米面食主要有面片、油面片、烙面饼、烧面、面汤、油炒面、肉粥、稠李子粥、黏饭等。

      过去,鄂伦春人穿的衣服主要是用狍皮缝制的,也用鹿皮和小犴皮。男皮袍有长袍和短袍两种。男皮袍的襟边、袖口均镶有黑色薄皮云字边,为了便于骑马,前后左右开衩。短皮袍在狩猎时穿用。女皮袍的样式与男皮袍大致相同,但前后不开衩,襟边、袖口等处镶有精美的薄皮云字边,前襟、袖口、双肩等处均绣有各种纹饰。老年人穿的皮袍,只镶边不绣花,着色较淡。到了近代,各种布匹、绸缎传入鄂伦春地区,夏季男女都穿一种叫“查姆查”的布长衫。男人还穿马褂、坎肩和布小褂。冬季,男人戴一种用完整的狍头皮缝制的帽子,保留狍耳、眼、鼻,有的甚至将两个角保留下来。妇女们戴猞猁皮帽子,或吊有皮毛、绣有纹饰的毡帽。夏季,男人戴一种用布做的尖顶的“巴里”帽。女人夏季戴一种叫“奇哈布屯”的头饰。手套有“考胡路”、“瓦日格”和 “沙日巴黑” 3种,都是用狍皮制作的。

      鄂伦春人传统手工业有桦皮制品、制革、皮制品、毛织品、木制品、骨制品、铁制品、铅制品等。鄂伦春人在每年的6-7月剥取桦树皮,经加工后可以制作种类繁多的器物,从日常生活用的碗、盆、桶、箱、篓、帽盒、针线盒、烟盒,到生产用的“古约文”(拾果具)、桦皮船、狍哨以及覆盖“斜仁柱”的“铁克沙”。桦树皮制品适应了鄂伦春人游猎生活的特点。鄂伦春人的皮制品大多用狍皮,其次为鹿、犴皮,其他兽皮则较少。

      鄂伦春族的节庆主要有篝火节、春节和抹黑节。鄂伦春语称篝火节为“古伦木沓”,祭祀火神之意,在每年的6月初举行。春节是鄂伦春族重要的节日。过去,除夕夜各家各户在住房前燃起篝火。年夜饭前,老人把各种神龛打开,摆放在屋内的“玛路”上,或到房后挂有神龛的地方,摆上酒肉,燃香上供,全家人依次向神偶磕头,祈求神灵保佑。在房门前或村屯道口为亡灵烧纸磕头后,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初一早晨,全家人还要向东或南给“白纳恰”神(山神)磕头,祈求多赐猎物,尔后要相互拜年。正月十六过抹黑节,相互往脸上抹锅底灰,以驱赶鬼邪。现在更多含有游戏、喜庆之寓意。受周围民族的影响,现在也过端午节、中秋节、新年等。

      鄂伦春是一个讲唱文学十分发达的民族,包括传说、故事、神话、谚语、谜语、歌谣、笑话、歇后语等。长篇讲唱文学“摩苏昆”是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的珍品。“摩苏昆”以说唱结合的形式,讲唱“莫日根”的英雄故事和苦难的身世,可以讲唱数天或数十天。“摩苏昆”的语言流畅、押韵、精练、朴实,曲调起伏变化不大,非常悦耳动听,带有浓郁的民族传统韵味。

      鄂伦春族的音乐以“赞达温”山歌曲调为主,高亢清透,伴有延长音和颤音,优美动听。“赞达温”的歌词即兴添加,语言朴实,感情浓烈。仅有的一种乐器是叫“彭努哈”或“卡木斯堪”的口弦琴,音量虽微弱,但能吹奏出各种曲调。

      鄂伦春族的舞蹈分仪式舞、娱乐舞、宗教舞三大类,共同特点是边歌边舞。动作由慢到快,动作激烈至高潮时结束。代表性舞蹈有“依和讷嫩”、“依哈嫩”、黑熊搏斗舞等。“依和讷嫩”是三年一次的氏族大会上进行的全族性舞蹈,十几人为一组,一人居中央,其余人手拉手围成圈儿跳。过去一个氏族集中起来传家谱和族谱时跳这种舞。流传于鄂伦春自治旗三人表演的黑熊搏斗舞,模仿黑熊搏斗嬉戏的内容,极富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特色。表演时互相吼出“哈莫”、“哈莫”的声音,先由两人表演搏斗,最后第三者上来劝解。

      鄂伦春人的礼仪是以敬老为中心的。主要礼节有屈膝请安和磕头两种。晚辈人见到长辈要用请安礼,平辈人见面也要互致请安礼问候。磕头礼在祈神祭祖、婚丧、节庆等庄重场合施行。鄂伦春人非常尊敬老人和长辈。晚辈人在长辈面前要毕恭毕敬,长幼有序,行为得体。出远门前和回来后都要向长辈请安。出门或狩猎中遇到长辈,在相距很远的地方下马,步行迎上去请安,待长辈人过去后才能骑马行路。鄂伦春人热情好客,以诚待人,招待必尽诚意。天晚则留客人住宿。鄂伦春族男女有别,男客人不能坐儿媳妇和姑娘的铺位,女客人也不能坐男人的铺位。鄂伦春人各个家庭间有互相拜访的礼节。



达斡尔族情况简介



      一、概述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黑河达斡尔族人口为6985人,达斡尔族千百年来生息、繁衍在黑龙江中上游两岸的广大地区,黑河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爱辉区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孙吴县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等。

      达斡尔族是达斡尔族人的自称。其民族称呼在我国历史文献中的译法、写法有许多种,各个朝代的记述也不尽相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定称为达斡尔。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17世纪以前,达斡尔族已在黑龙江北岸结成村落,聚族而居,是当地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在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通晓蒙古族语。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清朝内外战争均有达斡尔将领参与。抗日战争时期,为东北抗日做出贡献。

      二、风俗习惯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农牧文化较为发达的少数民族之一。农牧并举,渔猎兼营,手工业、采集业、商业、林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同生共存,这是达斡尔族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也是达斡尔族生产风俗的主要特征。

      达斡尔族居住的地区渔猎资源极为丰饶,向有“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说法。狩猎除经济职能以外,还具有了政治方面的意义。于是,狩猎便延续下来。达斡尔人的狩猎,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夏之际的两三个月,主要是打鹿,目的是获取鹿茸等珍贵药材。秋天主要是打狍子,解决肉食和皮张等生活用品。冬天主要打紫貂、松鼠等细毛兽,所获皮张大多用于出售。冬末春初,猎取鹿胎。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野生动物资源的减少和国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政策的实施,狩猎才最终从达斡尔族的经济生活中退出。

      发达的渔猎生活孕育了丰富的渔猎工艺。仅就网具而言,既有适应大规模渔业生产而使用的拉网,也有适合于个人单独捕鱼时用的挂网、旋网和袖网,基本上可以满足达斡尔人在不同季节,按不同规模从事渔业生产的需要。达斡尔人的捕鱼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网捕、叉鱼、钓鱼和挡亮子等,其中最擅长的是凿冰取鱼。在冰天雪地的寒冬时节,人们在结冰的江面上搭起简易的茅草屋,然后凿若干个冰眼,用鱼叉、渔网、鱼钩等工具捕鱼。采集是渔猎经济的重要补充。在达斡尔族居住区,可供采集的野菜、野果和菌蘑类植物种类丰富,如柳蒿芽、黄花菜、白蘑、木耳、小根蒜、稠李子、山里红等等。春夏时节,妇女们成群结队地来到野外,采集各种各样可以食用的野菜,作为佐餐食品。秋冬之时,人们到树林里采集野果。

      对于达斡尔族来说,牧业具有与渔猎同等的重要性。达斡尔族在黑龙江北岸居住时,其牧业生产十分兴盛,很多人家都饲养着几十头甚至几百头牲畜。南迁以后,嫩江流域广阔的草原为达斡尔族发展畜牧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各家各户普遍饲养牲畜,并把牲畜集中放牧到氏族公共的牧场上。达斡尔人饲养的牲畜,以牛马等大牲畜为主。马用于驾车和狩猎时运人载物,牛用于农耕、拉车和生产乳食品。20世纪前半叶,由于天灾和战乱的影响,达斡尔族的牧业生产大幅度下降,饲养的牲畜逐年减少,甚至出现了许多无畜户。

同周边的渔猎民族相比,达斡尔族是一个较早地过上农耕和定居生活的民族。辽朝灭亡以后,达斡尔人的先民迁徙到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从事农业和牧业。在达斡尔人定居村落的四周,是种满大麦、燕麦、糜子、荞麦和豌豆的田地。在达斡尔人的菜园里,种植着大豆、蒜、香瓜、西瓜和黄瓜。同时,他们还种植苹果、梨和胡桃。耕田的主要畜力是牛。在沙俄未入侵之前,达斡尔地区呈现一片田园风光。南迁嫩江流域之后,达斡尔人的农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作物品种增多,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等相继传入,改善了达斡尔族农业的种植结构。

      在新中国成立前,达斡尔族的传统经济仍然处于自给自足阶段,绝大多数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都靠手工制作。达斡尔族高超的手工制作技艺,集中体现在他们制作的各种交通工具上。达斡尔族的交通运输很有特色,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达斡尔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可以分为陆路交通工具和水路工具民俗两大类,陆路交通工具有马或者牛拉的勒勒车、爬犁、滑雪板等;水路交通工具有独木舟、桦皮船、木排和木船。其中,最具特色也最能体现达斡尔族手工技艺的就是勒勒车。达斡尔人制造的勒勒车在周边民族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广大的汉族群众誉为“草上飞”,被蒙古族牧民誉为“达斡尔车”,历来被人们所称道。

      在清代及清代以前,达斡尔族保持着以皮衣为主的传统服饰文化。男子的服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人们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更换不同种类的衣服。在漫长而严寒的冬季,男人们穿的皮袍多采用立冬至春节前后的兽皮或牲畜皮制作,因为这时的动物毛皮绒毛密实,毛质结实,皮板厚重,不仅保暖抗寒,而且经久耐穿。春秋两季,男子们穿一种长至膝盖的皮袍,叫“哈日密”。这种皮袍采用春、夏或秋初的狍皮制作。由于缺少布匹,男子们一年四季都穿皮裤。男人们头上戴的帽子种类较多,有冬天戴的皮帽,春秋时戴的毡帽,夏天戴的草帽,见客时戴的礼帽,郑重场合戴的官帽,狩猎时戴的狍头皮帽,等等。妇女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颜色以蓝为主。冬季也穿“奇卡米”;夏天穿白布袜子、花鞋。年节或者喜庆时穿各色绣花的绸缎衣服,外面套的斜襟坎肩叫“奥勒情”,与清朝满族样式基本相同,内吊皮里,外加缎面,美观而保暖。

      在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中,饮食文化的古老性、食物种类的多样性、品种的独特性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在农猎并举、渔猎兼容这种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影响下,达斡尔族的饮食习俗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达斡尔族喜欢吃“稷子米”,它生长期长,收获早,煮出的饭又松又软。他们经常吃加牛奶的热稷子米饭,加牛奶的荞麦面,荞麦饼,燕麦粥加大豆等。带牛奶和狍肉的燕麦粥和荞麦粥,是老年人最喜欢的食物。另外还有“哈合面”(炒燕麦面粉)和“滚特勒”(较粗的燕麦面),吃时都混合牛奶、黄油、糖。

      古老的达斡尔族村屯大多坐落在依山傍水或土壤肥沃的地方。房屋院落修建得十分整齐,一幢幢高大的“介”字形草房,给人一种大方雅观的印象。家家户户的院墙都围绕着红柳条编制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院落十分严谨,马棚和牛舍一般修筑在离院较远的地方,这使院内经常保持清洁。整个村屯北依高山,东西南三面开阔,既能减少北方寒流的侵袭,又能较多地利用阳光,有利于冬季保暖。依山便于狩猎、伐木和砍柴,傍水便于捕鱼、取水和饲养牲畜。达斡尔人对房基址的选择也颇为讲究。房屋通常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既防止了潮湿,又避免了水患。所以,外族人评价说,“有达斡尔人家的地方不怕水灾”。从中也可以看出经济生活和地理气候环境对达斡尔族居住文化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成为国家的主人。随着政治地位的提高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空前发展,达斡尔族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其传统的居住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敞明亮的玻璃窗取代了原来的糊纸木窗,皮革、人造革、纤维板结束了达斡尔人以苇席、桦树皮为炕席的历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组合柜被纷纷地搬进新居,古老独特的草正房日渐减少,砖瓦房、楼房日趋增多,并已经成为达斡尔族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

      达斡尔人对男婚女嫁非常重视,因而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独具的传统婚姻习俗。一夫一妻制婚姻,在达斡尔族中产生很早,并一直传承到今天。

      在新中国成立前,达斡尔族实行土葬。人死以后更换寿衣,摆上供品,亲朋好友为之吊丧,尸体停放三天后用棺椁装殓起来,运到坟地土葬。在各村屯,都有本“莫昆”(家族)的共同墓地。同一家族的人死了以后,按辈分的先后,自北向南一代一代埋下去。殉葬品有死者生前所用的物品,如首饰、烟袋、鼻烟壶、小锅、勺、碗、筷和刀子等,并有杀马祭葬的遗风。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提倡和周边民族的影响下,达斡尔族逐步废除了杀马殉葬的古老遗风,大力实行文明节俭的新葬俗。

      达斡尔族人民敬老、互助和好客的风气很普遍。老年人在社会上的威信很高,在各种场合里都受到后辈的尊敬。人们不论彼此是否认识,都有互相帮助的义务,某家生活上有困难,屯里的人都设法帮助解决。家里杀牲时都分送给邻居和亲友共享。狩猎或捕鱼回来,所有在路上碰见的人都分赠他们一份。家里来了客人即使生活贫困,也乐于设法款待。直到如今,这种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良好习尚在达斡尔族中依然蔚然成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达斡尔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达斡尔族有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祝赞词、民歌和民间舞蹈歌词在内的民间文学作品,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其内容丰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也是其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艺术再现。

      “乌钦”是流传在达斡尔族民间的一种吟颂体韵律诗,多以四行诗为一段,讲究押头脚二韵和句式对称,结构严谨,用词凝练简洁,吟颂起来音律和谐,富有音乐节奏感。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曲调优美,动人心弦,而且具有独特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由于受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语言特点的影响,达斡尔族音乐的调式和旋律均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在达斡尔族的民间艺术宝库中,民间歌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达斡尔族音乐的风格和特点,也比较集中地体现在民间歌曲方面。其民歌具有节拍严整,结构方整,句读明晰的鲜明特点。其调式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之上,其中以宫调式民歌的数量为最多。这体现出达斡尔族人民坚强明朗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其次是徵调式民歌以及羽调式民歌,二者的数量大体相同,虽然在数量上没有宫调式民歌多,却具备了达斡尔族音乐优美别致、刚健明亮的基本特点。在达斡尔族的民歌中,只有在民间舞蹈歌“哈肯麦”中才有商调式,因此其数量很少。商调式民歌音调淳朴委婉,节奏柔和平缓,因此,大多具有小调色彩。角调式民歌节奏明快,句读清晰可辨,在过去大多用于歌唱祭祀神灵,因此角调式民歌仅见于萨满歌曲中而数量最少。

      古往今来,达斡尔人有着围绕篝火集体跳舞的传统习惯。这种民间舞蹈,达斡尔人称之为“路日给勒”(鲁日歌乐)。传统的“路日给勒”无器乐伴奏,由表演者用高亢洪亮、此起彼伏的呼号声或节拍鲜明严整的民歌伴舞。在达斡尔族妇女中流行着一种民间乐器——“木库连”,它的构造简单,但很娇嫩,她们从来不借给人使用。后来渐渐在男人中也出现了“木库连”弹奏手,但技艺仍超不过妇女。每当吃罢晚饭,特别是恬静的夜晚来临、百鸟归巢的时候,年轻美丽的姑娘三三两两便出现在窗前、树下或者溪水旁,弹奏起“木库连”。悠扬悦耳的“木库连”划破寂静的夜空,飘到她们情人的耳朵里。情人立即弹奏起“木库连”来表达爱情,多数达斡尔族男女青年就是通过“木库连”谈情说爱的。

      达斡尔族是一个热爱体育运动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体育与游艺项目,如骑马、摔跤和射箭等,为丰富祖国的体育文化宝库作出了贡献。其中,“贝阔搭日克贝”(曲棍球比赛)在达斡尔族的体育项目中占据着首要位置。无论是少年儿童,还是中年男子,均以打球为乐。无论是在节日期间,还是在氏族集会上,都可以见到达斡尔人打曲棍球的热闹情景。

      达斡尔族同其他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一样,主要信奉萨满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达斡尔人虽然受到过喇嘛教、道教和天主教的影响,并且也有人供奉过汉地的关帝神、娘娘神等神灵,但是这些外来的宗教和神祗均不足以破坏萨满教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更没有动摇传统的萨满教在达斡尔人精神文化中的原有地位。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萨满教仍是居住在不同地区的达斡尔人共同信仰的宗教。



鄂温克族情况简介



      一、概述

      鄂温克族共有30505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根河市、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和我市嫩江县联兴乡,总人口776人。

      关于“鄂温克”一词的含义,主要有三种说法:“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住在山南坡的人们”和“(从山顶)下来的人们”。无论哪种说法,都说明鄂温克族最初居住于山林之中,是一个森林狩猎民族。1957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通称为鄂温克。

      鄂温克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公元前2000年,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分布在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从事渔猎生产。鄂温克族是一个有着光荣斗争传统的民族,长期以来,他们同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反压迫斗争。在维护国家统一、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激起了鄂温克等各族人民的无比愤怒和坚决抵抗。1651年,沙俄匪徒侵占黑龙江上游鄂温克族聚居区,鄂温克族人民奋起英勇反抗,他们用弓箭向火器犀利的沙俄侵略者展开了坚决的斗争。1664年,鄂温克族与当地蒙古族居民围攻了盘踞在尼布楚的沙皇匪徒,沉重地打击了沙俄侵略者。

      二、风俗习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居住地区的分散和各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鄂温克族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因为他们狩猎时使用驯鹿,常被称作“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牧民不论男女,一般从六七岁开始帮助父母看管牛犊,女孩从10岁开始跟母亲学挤牛奶。如果女孩子过了10岁还不会挤奶,就会受人讥笑。男孩7岁开始学骑马,最初和父兄骑一匹马,或者备小鞍骑老实马。男孩学会骑马后就可以参加赛马,再大一些就要学习套马、驯马的技术。

      活跃在根河市敖鲁古雅原始密林中的另一部分鄂温克人,从事游猎和饲养驯鹿。一个优秀的猎人,具有精细的观察力,在大森林中,他们熟悉山林像了解自己的手心一样。他们从世代的狩猎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野兽的习性十分熟悉。鄂温克人的狩猎技术是非常高的。在鄂温克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猎手的枪响了的时候,你们就准备锅吧,他一定会带回肉来!”好猎手出门并不多带子弹,只带几颗,意味着只要有野兽,他就准会打回几个来。

      在周边农业民族的影响下,分布于嫩江流域的鄂温克人,早在19世纪中叶就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用火烧掉荒地上的野草和灌木,然后清除掉杂物,用马或牛拉着犁杖开垦出农田,种植稷子、荞麦、燕麦、小麦、糜子、大豆等农作物。

      鄂温克人的传统服饰,通常用羊皮制作,如羊皮大衣(苏温)、短皮衣(胡儒木)、羊皮裤(苏威)、羊皮袜子(道克陶恩)等。其中,最为贵重的当属羊羔皮袄(胡布其苏温),这是人们逢年过节、访亲会友时穿的礼服。一件成人穿的羊羔皮袄,通常要用30多张羊羔皮,外面用布或绸缎做面,而且缝制起来费时费力。

      鄂温克人穿的靴子,种类很多。有用狍腿皮做的靴子(其哈米)、犴腿皮做的靴子(合木楚热)以及用牛皮、羊皮和马皮做的皮靴(温特)。由于受周边农业民族的影响,鄂温克人也开始用布做鞋或靴子。鄂温克族的帽子,以狍头皮帽(灭塔阿温)最富民族特色。特别是在狩猎时戴上用完整的狍头皮作的帽子,远远地看上去像狍子一样,容易给野兽造成错觉,便于狩猎。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强,各种时尚服装传入鄂温克族居住区,改变了鄂温克族服饰习俗的面貌。在一些偏远的牧区或猎区,人们仍然可以看到鄂温克人穿着民族服装辛勤劳作的身影。在访亲会友、举办婚礼、逢年过节和举行重大活动时,鄂温克人仍然喜欢穿民族服饰。进入21世纪以来,鄂温克人多喜欢穿中山装、便装、休闲装以及现代衣裙等时尚服装。只有在民族节日、重大活动以及边远的牧区或林区,才有个别鄂温克族妇女穿着民族服饰。

      鄂温克族传统的交通工具,有驯鹿、滑雪板、桦皮船、爬犁、马和大轮车等。鄂温克人饲养驯鹿具有悠久的历史,他们把驯鹿叫“鄂伦”。驯鹿头上生长着大茸角,分枝很多,体壮的可载90斤。驯鹿适合生活在寒冷地带,善于在沼泽或深雪中行走,素有“林海之舟”的美誉。冬季每天可行20多公里,夏季日行15公里。苔藓类植物是驯鹿的主要饲料。驯鹿除帮助主人搬家外,还经常替主人驮运猎获物以及从市场上替主人把购买的日用品驮回。

      鄂温克族居住的地区,河流众多,湖沼密布,因此其水上交通工具种类较多,有桦皮船、独木舟和木船等。桦皮船是东北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这种船取材方便,制作简易,船身较轻,不用时一人即可负载而去。桦皮船既可以用来乘人或载物,也可以用作临江捕鱼;既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也是鄂温克人打猎捕鱼时的生产工具。

      鄂温克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热情、诚恳地招待客人是鄂温克人的习惯。他们认为客人来到家里是大喜事。在牧区,对客人敬烟、敬奶茶和吃手扒肉是普通的礼节。在猎区,猎民则以驯鹿奶和鹿、犴的胸口肉、脊骨肉、肥肠、犴鼻肉等招待客人为最上品。猎民在森林仓库中放着食品、衣服、用具等,从不上锁,其他猎人如果途中断了粮,可以到任何一个仓库里去取,不一定取得主人的同意,事后在市场上遇见主人如数归还即可。

      鄂温克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新中国成立前尚保留着严格的族外婚的特点,婚姻的缔结只能在不同氏族之间进行,同一氏族内禁止通婚,违反这一原则的要受到习惯法的制裁。在鄂温克族的传统婚姻习俗中,存在着早婚的现象。当孩子们在很小时就由父母做主订婚,甚至指腹为婚。男孩七八岁便娶十七八岁的妻子,甚至有的妻子抱着丈夫串门,这种“小女婿”婚给青年男女带来极大的痛苦。

      鄂温克族传统的丧葬方式,最初是天葬(又称为树葬或风葬)。人死以后,用桦树皮、芦苇或草席将尸体包裹起来,放到深山密林之中的大树上。对于因难产或得传染病而死的,通常采用火葬。后来,由于受邻近其他民族和宗教的影响,鄂温克人开始实行土葬,其丧葬仪式也变得日益复杂,包括穿寿衣、烧香上供、点长明灯、焚烧纸箔、停尸守灵、择吉出殡、装棺入殓等。按照传统观念,鄂温克人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此对死者的祭奠十分重视。逢年过节,人们都要来到死者的坟前烧纸、供奉食品,以表怀念和祭祀之意。

      鄂温克族有不少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敖包会是鄂温克族的盛大节日,它起源于鄂温克人对“敖包”的祭祀活动。在过去,每个“哈拉”都有自己的领地和“敖包”,同一“哈拉”的人在每年五月汇集在一起,共同祭祀本氏族的“敖包”。在祭祀敖包时,要宰杀牛羊等作为祭品,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的好年成。每次敖包会上都要举行赛马、摔跤等娱乐活动。

      鄂温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很多民族特点浓郁的传统舞蹈。“努日给勒”舞是鄂温克族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每当逢年过节、举办婚礼、宴请宾客或喜庆丰收之时,人们常常跳起欢乐的“努日给勒”舞,以表达其喜悦之情。

      “努日给勒”舞一般由妇女跳,没有乐器伴奏,只是跳舞的人嘴里发出“阿罕拜”、“哲呼哲”、“扎海、扎海”等声音。跳舞每组二至四人,一面唱“阿罕拜”,一面两手左右上下摆动,起初动作很轻,继而面对面,双手前后摆动,并作曲膝状。这种舞蹈表现了农、牧区生活的特征,动作优美,节奏性强,脚的动作构成了它的特点。

      鄂温克族的舞会多在晚间举行,人们在宽阔平坦的空地上燃起一堆篝火,跳舞者沿着火堆围成圆圈,手拉着手自左向右转动,载歌载舞。舞蹈唱歌时,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鄂温克族的民间舞蹈豪放、朴实,充分表现了鄂温克族人民爽朗、勇敢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气质。特别是脚步的动作极为独特,刚健有力,节奏性很强。

      鄂温克族虽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却有着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这些民间文学作品语言质朴,流传很广。

      造型艺术有刺绣、雕刻、绘画和岩画等。鄂温克族喜欢在各种用具器皿上或雕、或绣、或绘上各种图案花纹,并善于用桦树皮等作原料,刻、剪成各种禽兽作儿童玩具。另外,在黑龙江上游右支流额穆尔河上源克伯河的源头之一——交劳格道河畔的山岩间和额尔古纳河右支流阿娘尼小河的悬崖上,发现了两处鄂温克人的岩画。这两处岩画以人物和动物为主,艺术地再现了鄂温克人的狩猎生活。

      鄂温克族绝大部分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有动物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在游猎和定居狩猎的鄂温克人中还残存着对熊的崇拜。他们猎到熊之后,有一系列崇拜仪式和禁忌。将熊的头和骨、五脏等用桦树条或干草包好挂在树上,进行风葬,并且敬烟、叩头、装哭等。一切鬼神、吉凶和疾病的来源都由萨满解释,但没有职业萨满,跳神赶鬼也无报酬。在进入封建社会的地区,萨满虽无特殊地位,但有时利用人们对他的信仰,掠取财物。